讓孩子學會自己找導師太重要,99%家長或學校卻沒教

讓孩子學會自己找導師太重要,99%家長或學校卻沒教

這是少年商學院(ID:youthmba)第1273次分享。作者系少年商學院國際教育公開課第28期嘉賓、十年生涯規(guī)劃講師王文哲。點擊此處看分享上篇,今天分享下篇精華。

感謝少年商學院邀請我通過互聯(lián)網直播的方式,和大家分享和交流心得。過去10年,我先后在復旦、同濟、上外等高校、復旦附中、平和中學等上海知名中學教授個人發(fā)展和職業(yè)規(guī)劃課程,同時我也是一個創(chuàng)新教育“發(fā)燒友”,很高興在這里和大家探討家長如何引導和培養(yǎng)孩子真正興趣這個話題。

在上篇當中,我談到了《培養(yǎng)孩子興趣愛好的三重境界(點擊閱讀)》):

第一重境界:允許孩子“廢寢忘食”

第二重境界:做算術不如玩撲克,學經濟不如開戶

第三重境界:做個“騙贊黨”,強化“儀式感”

今天,我再談談,10年生涯規(guī)劃經驗中,我總結孩子們最需要具備,但絕大多數(shù)家長或學校卻忽略了的一個能力——自己找導師

?

▋像黑客一樣學習,從自己找導師開始

近幾年有個論調,說“寒門再難出貴子”,說得不無道理。富二代的學習資源,包括導師資源就是比別人好很多,比如說你學鋼琴,可能找的就是當年朗朗的老師,這沒法比。

我們很多家長都知道給孩子找名師,很多人拼了命把孩子送進名校,也是為了名師資源,但這種資源其實并不持續(xù),等孩子畢業(yè)了呢?你不可能一直陪著孩子去找他們人生中每個階段需要的每個老師——這是孩子長遠要走的路,但我們的學校、我們的家庭在這個事情上卻總是誤導。

比如說我們的中小學,課表老師都安排好了,你就坐在教室里,自然會有不同的老師來給你上課,久而久之,孩子就形成一個錯覺,覺得,老師不就在那兒么,我不用自己找的。一直到大學,從大一開始,你就能明顯看到很多孩子其實不知道該選什么課的,選老師就看“掛科率”。而即使是在哈佛,有幾千門有趣的課就擺在那里,怎么選都不會錯,那不在課表里的老師難道就不找了?

找導師,本質上是一種自主調動身邊學習資源的能力。

少年商學院推薦過一本書——Hacking your education,直譯為《黑客學習法》,臺灣繁體中文版將之意譯為《沒有教室的未來大學》(點擊此處閱讀),作者Dale在19歲就得了著名的泰爾獎學金(Thiel Fellowship,該獎學金只被頒予全世界20位年齡二十歲以下的頂級企業(yè)家),他就非常提倡培養(yǎng)孩子隨時隨地學習的能力:

讓孩子學會自己找導師太重要,99%家長或學校卻沒教

Hacking your education中英文版封面)

“學校里能夠提供的教育資源,社會也都能夠提供,像是以市民圖書館取代學校圖書館,自組互助讀書會來討論某些主題,寫信給某些領域學有專精的人,向其請教學習上遭遇的難題,在網絡上分享自己的學習成果,或向網絡上的達人請教學習上遭遇到的難處。

最好自己建一個網站,在網站上與人分享自主學習的過程與秘訣,一方面吸引志同道合者,另一方面當自己碰到學習難題想向專家達人請教時,附上自己的網站,讓對方了解自己正在做的事情,能夠增加對方回復你的意愿?!?/span>

?

▋內向的孩子更需要練習“被拒絕”

這個能力的培養(yǎng)是我們教育的一個盲點。就算是前面我們提到的富二代,也只是在早期對接導師資源的時候有優(yōu)勢,但如果他后來慢慢地把這種優(yōu)勢變成一種“默認”,覺得父母就是要給我對接好的導師的,那就出問題了。

那怎么激發(fā)孩子自己找合適的導師?可以分為四步走:

?

第一步,他們得克服自己與陌生人接觸時的障礙。

我上個學期,在復旦附中,帶了一班高一的學生在街上賣傘。賣傘的時候你就可以明顯看出來,有些學生就是很內向的,不太擅長和人溝通,他是真沒辦法,就算你教了他,讓他去說,在旁邊鼓勵他,他也沒法像別的同學那么自在。怎么辦呢?繼續(xù)反復地練習。

我就看到一些同學,第一次去特別難受,但兩次和路人溝通之后,他自己就慢慢打開了。確實有些人天生內向,不太擅長和陌生人溝通,但越是如此,這樣的訓練也必不可少。

比如說少年商學院之前做的“拯救書店計劃”,要求孩子去書店采訪讀者。我印象很深刻的是,其中有一個小女孩,采訪的過程中被保安趕了,還被好幾個人拒絕了,就抱著一起去的爸爸哭了好久,但后來還是堅持下來了,之后她的收獲肯定比別人都多。

讓孩子學會自己找導師太重要,99%家長或學校卻沒教

(少商學員,來自天津的張安妮同學在書店采訪)

所以說,哪怕家長們給孩子對接了一些資源,也盡量給孩子一些自己的空間,你稍微引薦一下之后,讓他自己去聊,讓他自己去接觸,而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讓你包辦了,孩子只要定時上課就行(相關閱讀《走上街頭被拒絕99次,這樣的成長經歷刺激又彌足珍貴》)。

?

第二步,給一些真的特別內向的孩子一些建議,那就是家長或者教練陪伴一起,作為他們的后盾。

舉一個例子,我曾經有一個高一的學生在學占星。占星這個東西,他在學校里也沒得學,我們只能到市場上去找老師,有一次我們就找到了一個行業(yè)的小型聚會,是一個占星達人辦的小聚會,請了很多粉絲去體驗他們各種占星的門路。

但是他不敢去,怎么勸都不敢,我就說,那我陪他去,但是前提是我在現(xiàn)場不會幫你提問或說話,我們倆到了現(xiàn)場,就坐得遠遠的,假裝不認識。就是這樣,我既是他的一個后盾,帶給他陪伴,又沒有過度地干預他。

這個過程對他來說還是比較坎坷的,他一開始就走到每個導師前面的隊伍里,晃一晃,終于走到某個感興趣的導師面前,徘徊了很久。旁邊有幾個人圍著那個導師說話,但是他就一直沒敢上去,我看得出他在打腹稿,他在想自己要怎么說,終于遇上一個空檔,旁邊沒別人拉,他不過去才奇怪了,他才鼓起勇氣上去打招呼。

但其實很多時候,他的這種猶豫是沒有必要的,只要開始講,后面就會越講越舒適。我坐在旁邊幫他觀察,等某一個攤位空出來了,某一個老師旁邊沒人了,我就立刻告訴他。后來他跑到別的導師面前,就再沒有徘徊、猶豫半天,就是直接上去聊天了,效率提升很多,自信心也建立了很多。如果每次都靠別人去開口,去促成,他的收獲就會大打折扣(相關閱讀《孩子,請利用好你的內向》)。

?

第三步,是在去找導師之前,提醒孩子做好足夠的準備工作。

比如說具體要談什么話題,要閱讀哪些導師經典的作品、文章,導師的近況如何等等,里面得有一兩個特別精彩的問題,是只有特別了解這位導師的人才提得出來的那種,去吸引老師的注意力。畢竟和陌生人接觸的時間總是很短的,有時可能就一兩分鐘,你要打動他,否則他就不會再跟你說話了(相關文章《一位小學生研究160件文具后出書,日本人有多重視孩子的鉆研勁兒》)。

?

第四步,是主動和老師建立一些私交。

約他吃個飯,約他喝個茶,怎么樣才進一步地聊一聊,從一個短暫的碰面變成一個半個小時、一個小時的碰面,再爭取跟著他長期學習。

總結來說,學會“自主找導師”,在我看來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課。比在學校里學任何一個科目、任何一個專業(yè)都重要得多,因為現(xiàn)在市場真正核心的不可替代的學習力,不是你儲備了多少信息,而是你能不能快速自己找到合適的導師,無論在哪個領域,甚至交叉領域,都能快速學習。再說了,學校給學生安排的課程都是一樣的,但哪怕同樣一個老師,他上課時跟你說的,和下課后跟你說的,都會有不一樣。

說到這里,我推薦大家關注少年商學院秋季要開的經濟學系列課程——《不止財商,更為孩子領導力與決策力(點擊查看),從生活中的經濟學到商業(yè)模擬,非常注重引導孩子做跨學科、交叉領域的實踐,以及孩子外出調研以及自己找社會導師的技能與嘗試。我自己也是這個課程的導師之一,希望有機會和大家碰面。

學習是終身的。決定孩子學習力的,學校里遇到好老師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孩子離開學校后,仍有自己找導師的能力。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