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北歐四季
本文轉自:親子天下
九月中時,我去參加了芬蘭小學第一次的家長會。老師們對我們解說小一生的教學、上課方式、作業(yè)安排等。家長會中的許多討論,都讓我覺得很有意思,既看到老師的教學理念思考,也看見家長們難免的焦慮。
“大班制”
是為了更容易“小組教學”
兒子還沒開學前,我聽說這個學校里,是把兩個小一班級并起來上課。一班二十人,并起來就四十人。為此我還擔心了一下,想說這樣班級也太大了吧。
直到現(xiàn)在我才發(fā)現(xiàn),這樣的“大班制”,其實是為了落實小組教學的可能。
四十個學生,有兩位導師、兩位助教、一位特教老師。兩位老師各負責一個班級,各有助教幫忙,但是兩班的空間相通,孩子可以隨時因為不同的分組而換教室。
四十個孩子,先依照“此刻已能閱讀的進度”分成三組,三組中又再分AB兩組,等于是分成六組,每一組從四到十個小朋友不等,如果是芬蘭文非母語的移民,則有特教老師另外指導。
不是“程度分組”
而是“學習進度分組”?
為什么要分組呢? 老師解釋,雖然芬蘭政府規(guī)定,上小學前不需要認識字母,但是每個孩子狀況不同,有的可能上小一前就已經(jīng)有能力閱讀長篇文字,有的是從零學起,有的則因為是移民而需要更多額外的協(xié)助。
為了讓每個孩子在芬蘭語課程中,都能有適合自己進度的學習,所以采取這種分組教學的方式。?
我們看了一下分組表上所畫的:海星組、章魚組、海馬組,可以想見,有家長忍不住就提問了: “所以海馬組,指的是程度最高的一組嗎?”?
老師笑了,并不直接回答,“哪一組指的是什么,真的一點也不重要哦!”
?還是有家長不放棄: “所以這三個組別,指的是他們的程度分組對嗎? ”
老師這次更明確的糾正: “不對,這不是程度分組,而且學習進度分組”。
“應該說,每個孩子都處在不同的學習階段、有不同的進度,所以這樣的分組不是要分類孩子,而是幫助他們學習。孩子隨時會因為進度而改變組別,比方從學習字母組、到進階閱讀組的中間階段,我們可能會再視情況另外分一個過渡組?!?/span>
老師花了很長的時間來解釋理念,這讓我想起在從前在臺灣時,“資優(yōu)班”、 “升學班”、“放牛班”這樣的“分組或分班”,對大家都不陌生。而這里,一樣會為孩子“分組”,只是動機和方式不一樣。
老師強調,分組,依照的只是此時此刻的孩子“學習進度”、不代表從此就用“程度”來分類孩子、組別可以不斷重新流動。
因為孩子的進度與能力也不斷改變,無論是老師或家長,都不該馬上定義孩子,而是該“因材施教”,順應著每個孩子的需求來引導孩子。
我看見,這樣的“分組”不給孩子貼標簽,海星章魚海馬一樣好,還可以隨時從一種動物變成另一種,如果中間出現(xiàn)“過渡組”,搞不好班上會再多出一種海洋生物。
我欣賞老師的努力,既用分組來幫助孩子學習,同時也努力防止家長因著這樣的分組來給孩子不必要的壓力。
想像一下,如果家長們開始斤斤計較孩子現(xiàn)在在“哪一組”,代表的是什么“程度”,恐怕就會多出不必要的“比較”和“壓力”,也就違背了“學習進度分組”的美意。
其實芬蘭家長之中,會緊張計較的一樣有,一樣有芬蘭家長,會在孩子幼兒園時,刻意把孩子送去比較重視“認識字母”的學前班,或是刻意送去雙語幼兒園,只是整體來說,在芬蘭算是較少數(shù)的例子。
然而我可以清楚的感受到,在孩子還小的階段,孩子自己能選擇的有限,因此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做什么學什么,很大一部分都來自家長價值觀的反射。
芬蘭教育很尊重人性,不表示所有芬蘭家長都一定能輕松以對。臺灣的體制或許孩子普遍來說壓力較大,但仍然有非常多極棒的老師和睿智的家長。一切,都沒有絕對。
相信孩子有自己的進度?
兒子是個上小學前幾乎完全沒學認字母的孩子,我倒完全沒擔心過。因為我知道,他有強烈的閱讀興趣,對一切充滿好奇,以及學習的熱情。有著這些做基礎,我相信他自有進度,自會走好他的學習之路。?
看著他現(xiàn)在拿著熟悉的書,從中慢慢拼湊出單詞,從而念出來并理解時的喜悅,我也很開心。?
我始終相信,孩子,不用過早去定義,去要求,一定要達到什么程度,甚至去跟同班或同年紀的孩子比較,哪怕是同年,都還有年頭和年尾的分別呢。?
最重要的是,相信孩子的進度,陪著他一起走,共同享受一路的成長與果實,這應該是陪伴孩子學習之路上,最讓人喜悅與感動的時刻吧。
要發(fā)表評論,您必須先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