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少年商學院微信(id:youthMBA)第710次分享。作者系少年商學院特約撰稿人、在美國高校從事課程設(shè)計工作的南橋。我們已獲授權(quán),請勿轉(zhuǎn)載。
▋女兒的提醒:不要打小報告
我兒子很喜歡踢足球。不過美國的體育和中國一個很大的不同,是不太注重基本功訓練,而是注重全員參與,各有各的角色,很多運動的第一宗旨都是Have fun! (玩得開心)。我給他報名后,教練就說星期六就去比賽。我納悶:開什么玩笑?規(guī)則都不知道!教練說,不急,星期二開始訓練。結(jié)果還真是周二訓練,時長不到一個小時。周六我兒子就參加了他人生當中的第一場足球比賽。
比賽那天他們隊一共進了兩球,其中一球就是我兒子進的。他還作為一個守門員,撲出了很多球,贏得了一致的贊賞,不過最后,他們還是輸了。他垂頭喪氣。然后對我說,對方那隊不守規(guī)則,推人,老是把他們隊的人推倒,犯規(guī)。由于都是小孩子稀里糊涂在踢,教練也不判。
我一開始義憤填膺:這不是黑哨嗎?我于是告訴他,下次再有人推人,你就舉手,讓教練知道。
這個時候我女兒在邊上說:這叫打小報告(tattle telling),是不可以的。她說你應(yīng)該看著對方的眼睛,告訴他不要推,問題內(nèi)部解決。
▋動機決定“告密”與“告訴”的區(qū)別
我問我的女兒:那你來說說,什么叫 tattle telling?
我女兒說,tattle telling(告密) 和telling(告訴)不一樣。有時候如果對方有危險,比如一個小小孩爬到了一個水池邊,你得馬上告訴老師,那叫telling;但如果你告訴了老師一件事情,會讓他人遇到麻煩,那就是tattle telling。
那么什么叫tattle telling呢?她說The purpose of tattle telling is to get someone in trouble.。告密就是去害他人,讓他人遇到麻煩。
我女兒說的非常好。她的闡釋是”get someone in trouble”顯然是從動機上進行區(qū)別。這動機的不同,則決定了是告密還不是告密。比如在成人世界,壞人作奸犯科,警察是希望你去舉報的,這樣的舉報,性質(zhì)上是維護社會正義,并非是給別人制造麻煩,當然是值得鼓勵的。
再講一個類似的故事。有一次我和我的一些美國同事聊天,我問琳達,你上小學的時候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她說記憶深刻的是她剛上學的有一天,老師上課期間有事要出去一下,臨走前叫小朋友們不要喧嘩。結(jié)果老師一走,就有小朋友鬧將起來。老師回來后,琳達便把這情況報告給老師。結(jié)果當天下午,老師給琳達單獨留下來作為懲罰。
我的第一反應(yīng)是不解:“為什么?”我問。在我看來,這算不算賞罰不清?憑什么懲罰一個不鬧的好學生(回復(fù)“懲罰”查看少年商學院微信文章《德國孩子認知世界的69條清單》),讓搗鬼的學生逍遙法外?
琳達的回答說:“因為我出賣了團隊?!?/span>
我兒子女兒的故事,和琳達的經(jīng)歷讓我發(fā)現(xiàn),在美國的小學,小孩跟老師告密是絕對不被鼓勵的。告密的孩子沒糖吃。
▋孩子解決分歧的能力之培養(yǎng)越早越好
老師讓同學們不要鬧,是她定下的規(guī)則,由她來執(zhí)行判斷和賞罰。小朋友打小報告,則違反了另外一個游戲規(guī)則:小朋友必須團結(jié)如一,不互相出賣。小朋友不聽話,自有老師來收拾,至少在理論上,這應(yīng)該是這個世界運作的方式。
如果將這個小故事放大,戲劇化,那就是《聞香識女人》這部電影。中學生查理見證了一件惡作劇,學校脅迫學生供出朋友,查理不想出賣朋友,卻要面臨被學校勒退的威脅。
我在Facebook上問美國朋友們,為什么學校這么強調(diào)小孩不要tattle telling,一位在美國小學工作的朋友回復(fù)說:“同伴壓力使然…小孩害怕他人說自己是告狀者。不過,我們需要強調(diào)的是,如果有人在言語上或者身體上受傷了,那么是可以去告訴老師的?!?/span>
另一位在大學任教的朋友的回復(fù)也是異曲同工:如果不是什么大不了的過犯,最好不要“出賣”他人。小孩同伴之間不互相舉報的壓力,也迫使小孩學習如何自己相互之間解決問題。
確實,你讓小孩、學生一有事,第一件事情就去找老師、家長、領(lǐng)導(dǎo),這其實也喪失了一個小孩之間解決沖突的機會。在小孩階段,小事小孩能解決的自己學著去解決,這不也是一個鍛煉的過程嗎?如果解決分歧的能力不從小培養(yǎng),處處讓大人插手,到了最后——請允許我說的極端一些,告密的孩子豈止沒糖吃,甚至可能連飯都沒得吃。
要發(fā)表評論,您必須先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