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少年商學院(ID:youthmba)的第1297篇分享文章,原文來自微信公號“閱讀第一”(Readfirst),我們已獲授權,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讀萬卷書”的本義其實是博覽群書,拓寬視野。但不少人理解為快速閱讀。而一味求快、求多,把快速閱讀當成一種時尚,很可能到最后過猶不及。因為囫圇吞棗,不求甚解。
其實太多人陷入一個誤區(qū),認為精讀一定必須花非常多的時間,至少與時間成正比。這種想法不無道理,但不準確?!奥x”如果掌握了好的方法,Slow is Fast,慢就是快。今天我們分享美國老師用的最多的一種叫Anchor Chart (要點圖)的工具,顧名思義就是用“要點+圖形”的展現方式,就是把知識、邏輯、思維視覺化地呈現出來。
本文即分享這一工具如何引導孩子在閱讀中進行精讀訓練,幫助孩子走出“讀書雖多,但過目就忘”的窘境,一共12張圖,孩子學完之后,無論在英文能力還是批判性思維上都能達到更快的提升。值得分享與收藏。
在掌握不同的精讀技巧前,孩子們需要先搞懂精讀的概念。讓孩子每天在便簽紙上寫下自己對精讀的理解,觀察他們是否有隨著時間的推移加深對精讀的理解。
這個要點圖很清晰地告訴孩子,他們在精讀時需要做的幾個要點:
放慢閱讀速度、圈出不會的單詞并且搞懂它、劃出關鍵詞匯、和小伙伴一起討論生詞的意思、在文章中找出證據來回答相關問題、反復閱讀等。
孩子們每次精讀時都可以應用的萬能check list!
如果說上面這個要點圖是全面的檢查,那么這個就是局部放大,如何挖掘文章中更深層的含義。精讀總是少不了反復地讀:
第一次讀,只是讓故事浮出水面,解答“What did I just read?”這個問題,期間可以做些筆記;
第二次讀,可以讓老師或者家長讀出來,孩子們仔細聽,這樣能幫助理解;
第三次讀,就是要有更深的理解了,孩子們要為讀書報告找到的論據。
做到這三點,才能算是真正地讀懂一本書!
不少孩子在閱讀時總是一味地追求閱讀的速度,以為讀得越快,英文能力就越好。但其實每本書總有那么一些地方是需要停下來,慢慢思考,細細品味,和別人討論討論,做做筆記,才能對故事有更深入的理解。譬如:遇到新知識的時候、新單詞的時候等。
不要小看注釋符號的作用,一個小圓圈可能都在孩子閱讀理解中起著重要的作用。適當地讓孩子圈出自己覺得重要的單詞和詞組,在自己不會的單詞和詞組畫下劃線,在書的空白處寫下閱讀中自己的一些思考、一些想法。
每一次閱讀都設定目標,讓孩子清楚地明白每一次閱讀的意義和每一次將會得到的收獲。第一次了解文章大致講了些什么,第二次分析文章的解構,第三次理解文章的意義。這樣下來,不僅提高孩子對書本的理解,還能幫助他們養(yǎng)成深入思考的習慣。
孩子能夠積極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十分值得鼓勵,但是僅僅表達觀點還不夠,還要學會用事實和邏輯去支撐自己的觀點,這幾個句型能夠引導孩子說出那些背后的原因。Don’t just say it! Prove it!
每當讀完一個故事或者一篇文章后,孩子們可以將圖形中的問題變成跟自己所讀文本相關的問題,看看自己是否能回答得上來?
孩子們的閱讀技巧很難用一種方式展現出來,但是像這樣把讀過的文章展示出來,能夠看到孩子們用彩色筆做了哪些標記,以及在文章中找到了哪些事實,孩子們可以互相學習,對于他們來說也是一種非常好的鼓勵。
把這些常用來論證的句型大大地貼在教室里,讓孩子轉過頭來就可以運用,還能發(fā)揮創(chuàng)意裝飾教室!
美國教育真的非常注重孩子用事實來說話!很多類似的要點圖教孩子們如何引用文章中的話來支撐自己的觀點。
有時候寫寫字,不如畫畫來的直接有效,尤其是對年齡比較小的孩子。國外幼兒園到小學一年級就是這么教孩子的:用畫畫的方式把一些重要的信息、單詞表現出來,能夠加深孩子的印象。
要發(fā)表評論,您必須先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