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米飯
少年商學院新媒體部副主編
讓世界成為孩子的課堂
在原本保底進清華的情況下(提前參加了清華的“全國領軍人才選拔計劃”,過重點線即可),武亦姝考了613的高分。
讓人意外的是,滿腹詩詞才華的她,其實是一名理科生。武亦姝不僅文理均衡,而且興趣愛好廣泛,對中國傳統(tǒng)工藝文化都有鉆研。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武亦姝的多才多藝的學生時期,或許能給我們培養(yǎng)孩子古詩詞帶來新的啟發(fā)。
氣質出塵的“國民才女”
時間閃回到2017年的第二屆《中國詩詞大會》的舞臺上,一位飄逸靈動、從容自信的16歲女孩,在與上期擂主激烈的比賽中,輕輕吟誦出《詩經(jīng)》中《七月》的名句,“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武亦姝念出《詩經(jīng)》中的名句)
(評委流露出驚喜之色)
這一開口,大家便被她如幽谷芝蘭般的聲音深深迷住。連評委都被她的表現(xiàn)驚艷,給了““詩歌的真善美是滲透到她心里去的”這樣至高的評價。
更有人說,這個視陸游為男神,有著深厚文化底蘊和優(yōu)雅談吐的女孩,真的是“滿足了人們對古代才女的所有想象”。
而當時還在復旦附中讀高一的武亦姝,不僅在節(jié)目的第一環(huán)節(jié)中斬獲了第二季開播以來的最高分,還在接下來的比賽中頻頻說出流傳度較低的詩詞——據(jù)統(tǒng)計,她的詩詞儲備量達到了驚人的2000首。
不過印象最深的是節(jié)目過后,眾多網(wǎng)友對武亦姝的評論,以及背后引出來的很多家長討論的話題——“孩子到底要不要背那么多古詩詞”。
比2000首古詩詞更可貴的
一旦一個人在某方面出類拔萃,總會有不同聲音,對武亦姝來說亦是如此。有人說,她肯定是個“天才”,否則學業(yè)那么重,哪兒有時間背會那么多古詩;有人說,肯定是從小背父母逼著背的,肯定“童年比較缺失”之類。
這些聲音其實都正常。不過事實是怎樣的呢?在2000首古詩詞之外,更可貴的是至少三件事。
一是,武亦姝并不是一個偏執(zhí)狂,也并沒有偏科。據(jù)悉,她文理發(fā)展均衡,還是班級的化學課代表。
二是,她堅持背古詩詞,特別在學業(yè)繁重的時候還能如此,是出于熱愛。用她的話來說,“只要我還能享受到,就夠了。”
第三點尤其值得一提,就是她所在的復旦附中,重視古詩文教育的環(huán)境。
武亦姝在《中國詩詞大會》節(jié)目中背誦的帶“月”字詩句,“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出自《詩經(jīng)·七月》,而這首詩均收錄于復旦附中校本教材《中華古詩文閱讀》。
據(jù)悉這套校本教材一共6冊,在復旦附中和語文課本同為必修,融入日常教學,其教學內容大大超出考綱要求。
這套校本教材的主編之一、復旦附中語文教研組長黃榮華,在接受澎湃新聞記者專訪時說的一個故事也讓人印象深刻。高考只占6分的古詩文默寫,在復旦附中平常的測試中都要占到二三十分。因此,常有家長質疑學校這個安排會浪費孩子時間,甚至有個學生在兩年里找了他五六次,問為什么要背那么多古詩文,可不可以不背。
(武亦姝的手寫古詩詞)
因此,黃榮華說,武亦姝的走紅,只能反襯出古詩文教育還有很大的上升空間,“因為(學生)普遍對古詩文缺乏更深刻的認識,所以出現(xiàn)了這種追捧?!?/span>
換言之,不是武亦姝在古詩詞方面的造詣有多深,是很多孩子在這方面的修養(yǎng)已經(jīng)少得讓人擔心。
能夠率真地表達這樣觀點的老師是難得的。他曾多次對記者說,他擔憂的是中國的中小學語文教學正落入“工具理性”的陷阱,很多老師正在做的是“考什么就教什么”,“用最小的投入,獲得最高的產(chǎn)出、最高的分數(shù)”。
不要再為孩子
要不要從小背古詩詞而糾結
要不要從小讓孩子背那么多古詩詞?會不會對孩子成長不好???如今18歲的武亦姝再度走紅,也再一次引發(fā)家長們在互聯(lián)網(wǎng)社群里對這一話題的討論。其實這是老生常談了。如果用一句話來回答,那就是:自然發(fā)生的事情,就讓它發(fā)生吧。
首先,古詩詞能提升孩子的感受力。就像武亦姝同學說的,“古典詩詞中蘊含的美感和情意,現(xiàn)代語言很難給人這種感覺。”拒絕古詩詞,就是在拒絕孩子以另一種方式感受世界的可能性。
換句話說,如果你是逼孩子死記硬背的,就一定不要干,家長威權主義是今天中國孩子創(chuàng)造力被磨滅的根源之一;但是如果家長引導孩子從小從感受古詩詞的意境開始,循循善誘,倒是無妨。
其次,它提升孩子的未來競爭力。不少拒絕古詩詞的人都認為,“面向未來的孩子沒必要去背幾百年前的人說的話”。事實上,在未來,“對美的本質有認知”將成為一種核心競爭力,而背誦古詩詞無疑是讓孩子收獲對美的認識的絕佳途徑。
少年商學院微信曾分享另一位超級奶爸“葫蘆爸”的分享《孩子從小背過的詩將如何影響TA的一生》,他這樣說:
未來的世界,需要孩子們從純粹的就業(yè)技能導向,轉向對美的本質認知。
文學是美。讓孩子學古詩,與讓孩子學習畫畫是一樣的。目的不是教“會”孩子,而是培養(yǎng)他的興趣,讓他掌握認知美的一種方式,自己去運用。
父母假如本身就認同這種美,這種美充斥他們的生活,孩子會耳濡目染,這是一個自然而然的過程。哪里需要勉強,哪里還會刻意,你就在那兒,用筆抄詩詞,他看你老這樣,慢慢就吸引過來了。你再告訴他,這個字的意思是什么,兩個字連成的詞意思是什么,一句話的意思是什么?慢慢的,他不光會背詩,還認了字,懂了句意,還有可能想寫上幾筆。
最后,它能給孩子的人生做指引。常言道,腹有詩書氣自華。“氣”不是簡單地指讀書所帶給人的儒雅之氣,更指古代讀書人所推崇的在面對人生的失意和困窘時的樂觀豁達的態(tài)度,能穿越時空,傳遞給今天的孩子。
回到紅墻邊變成少年
如今,畢業(yè)之際,武亦姝還為母校填詞作曲了一首原創(chuàng)畢業(yè)歌《紅墻邊》,歌詞是這樣唱的:“時光今晨忽然悄悄來叩我門,說將要起航,一切可都收拾妥當,我慌忙起身,細打點行裝,一共恰好是三年長……”
6分鐘的歌詞,將高中三年時光拆解成一個個細碎而動人的片段,記憶里的浮光掠影中,這群即將揚帆遠航的少年少女紅了眼眶,也讓人再度看到一個熱愛經(jīng)典古詩詞的女孩,低調沉穩(wěn)又溫暖的精神狀態(tài)。
(由武亦姝作詞,并參與作曲的《紅墻邊》)
有趣的靈魂,需要時光的饋贈,和經(jīng)典的積淀。多少人,即使成年離開校園,依然渾渾噩噩地虛度人生,找不到能讓自己覺醒的動力,漸漸在歲月的磨礪中失去光彩。
但武亦姝卻在詩詞中,變得更加堅定自信和清醒通透。兩年過去了,她亦兀自成為更加優(yōu)秀的自己,這些令人驚喜的美好,都源于當初對古詩詞的發(fā)自內心的喜愛。
著名美學家朱光潛先生說:“詩比別的文學都要更謹嚴、更純粹、更精致?!?/strong>中國語言文字的精妙之處,在古詩詞中體現(xiàn)的最為淋漓盡致。那些生活中對古詩詞信口拈來的人,都是豐富閱讀與背誦之后的知識沉淀。
愿我們的孩子們,也能領悟到古代詩詞的美,從中獲得當下這個浮躁年代無法感受到的才情與睿智。
要發(fā)表評論,您必須先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