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Shasha
授權自公號:成長無國界(G-citizen)
我們都希望孩子習得善良的品性,但在激烈的升學和工作競爭中,我們卻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到了所謂的硬技能上,鮮少聽說如何重點培養(yǎng)孩子的“善良”。甚至從功利一點的角度去考慮——善良真的有用嗎?
討論這個問題之前,先跟大家說一個跟教育有關的新聞。
前些天,英國皇室宣布,四歲的喬治小王子今年9月要上學了(英國的小學接收4-13歲的孩子,入學后先上預備班)。
小王子選擇的這所學校,叫做Thomas’s Battersea。它是一所受到本地中產(chǎn)階級,尤其中上層父母青睞的精英學校。據(jù)說家長主要是銀行家、律師、醫(yī)生、記者等在英國社會高收入的專業(yè)人士。
(小王子即將就讀的學校Thomas’s Battersea)
而這所學校的核心育人理念是什么呢?你也許猜到是“優(yōu)秀”、“全面發(fā)展”、“尊老愛幼”等等。都不是。校長說,學校的核心育人理念是:善良。
(Thomas’s Battersea的育人理念)
善良意味著尊重他人
善良不是簡單的助人為樂,英國精英的善良教育,包含以下幾個層次。
第一個層次,是尊重。小王子的學校領導說,善良意味著,孩子們不允許擁有最好的朋友,而必須跟所有孩子都成為朋友。
聽起來有點夸張:作為一個有正常情緒的人類,怎么可能喜歡所有人呢!但學校認為,行為上的尊重是必須的。如果孩子故意疏遠一些人,制造不公平,會傷害他人的情感。
英國精英教育重視培養(yǎng)人的情商,甚至勝過學業(yè)。孩子要從小學習處理與他人的關系,包括了解不同的社會階層、種族、價值觀,以及由此產(chǎn)生的情緒。受過良好教育的孩子,必須在行為和禮節(jié)上,對他人表現(xiàn)出接納和尊重。
老師也一樣。不能在行為上親近一些孩子,疏遠另一些孩子。英國人認為,孩子們通常很敏感,如果老師處理不得體,會對孩子造成心靈傷害。
我倫敦同事的孩子在另一所有名的私立學校,那所學校也有嚴格的教育,比如,如果孩子想慶祝生日,必須邀請班里所有同學,不能只邀請自己喜歡的朋友。生日聚會可以采取野餐等簡單的慶祝方式,不能太奢侈。這樣做的原因是:要避免在精神或物質(zhì)上,給其他孩子帶來情感傷害。
前天看BBC的一個紀錄片,拍攝了以培養(yǎng)學霸精英著稱的伊頓公學,伊頓的校長也講了類似理念。他說精英教育,除了讓孩子獲得杰出的成績,最重要是讓他們學會接納別人,尊重他人的不同。
看上去是為了別人,實際上也是為自己。人是社會動物。對他人接納,學會調(diào)整關系,是一種高級的智慧,利人利己。
我一直相信,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培養(yǎng)適應社會的人。當孩子們長大進入職場,一定會面臨一個復雜的人際圈。里面不僅有自己的同鄉(xiāng)和校友,還會有不同地域、語言或種族的人。價值觀更是千差萬別。如何讓你的工作伙伴信任你?對他人在行為和言辭上表現(xiàn)出接納和尊重,一定是良好合作的第一步。
這聽上去很容易,做到卻不容易。
在國際公司,中國的員工,往往更喜歡跟中國人打交道。而小圈子文化,往往影響了我們升職。很多人是出國后慢慢悟到:Be nice,學會在禮節(jié)上尊重別人,自己的世界才會變得寬廣。
善良意味著尊重自己
敢于表達意見
英國的這個理念,跟中國不太一樣。
傳統(tǒng)中國文化評價一個人善良,往往是說這個人懂得隱忍,即使有想法,也不會當面說出來,而是藏在心里。但英國人(以及美國人)不是這么想的!他們認為,善良的前提是不冒犯別人,也不委屈自己。
什么是冒犯別人?如果你因為一個人的收入、婚姻、家庭地位、種族、習慣或外表,對他進行評論和質(zhì)疑,無論當面還是背后,都屬于不夠善良,沒有禮貌。
什么是委屈自己?就是你明明對某個決策、提議或者做法有意見,但是沒有提出來,而是一邊抱怨,一邊執(zhí)行。
中國的孩子在國際公司升職難,常常是因為我們對于領導或同事的提議,既不提問,也沒意見,而是沉默地執(zhí)行。這很吃虧。當你對一個組織沒有意見,選擇沉默,別人會以為,你在這里做的不開心,懶得表達意見,可能正默默尋找新的工作。
同樣作為華人,我覺得好冤。并不是我們正謀劃跳槽,懶得提議,而是中國式的善良,讓我們不太習慣當面質(zhì)疑別人。西方人所說的“對事不對人”,在中國的文化里不易理解,甚至不被接受。因為我們傾向于認為,如果你質(zhì)疑我做的事情,等于在質(zhì)疑我這個人。
所以為了不得罪人,中國人的社交規(guī)則往往是,把意見藏起來不說。但這種中國式的善良,違反了英國人的“善良”規(guī)則。他們會認為,你壓抑了自己的想法,對自己不好;同時沒有解決問題,對別人也不好。既不利己,也不利人。
在彼此壓抑的環(huán)境下相處,最終容易導致關系破裂。所以,英美的精英教育不贊成這樣。他們鼓勵有意見要說出來,有效展開溝通,這樣才能增進了解,分享智慧,讓一段關系、一個家庭或一個組織良性發(fā)展,減少問題,彼此都開心滿意,效率得到提升。
善良是一顆美好的內(nèi)心
更是一項高級的技術
英國的善良教育背后,是關于公民素養(yǎng)的一系列技術培訓:包括安全常識、溝通技巧、尊重手段等等 。這些在小王子的學校都是重要的教育內(nèi)容。
英國人致富早,他們在百年財富積累中發(fā)現(xiàn):原來金錢是買不到一切的,比如生命、愛和尊重。所以,一個社會長久富裕,需要人們不僅能想到別人,而且能在技術上給予支持,讓人感到生命受到尊重和保護,產(chǎn)生安全和信任感。
于是在英國,當一個人倒在路上時,不僅有人救,而且路過的一些人具備基本的救援常識,這些常識往往在兒童時期就學習過。一個典型的英國紳士,是那種既有善心幫助陌生人,同時具備解決問題能力的人。當一個社會的陌生人既有愛心、又有常識,既有行善的動力,也有行善的技術,這份保障,才是善良帶來的巨大財富。
(伊頓公學學生)
同樣的保障,還體現(xiàn)在溝通智慧層面。英國精英特別注重語言溝通技巧。他們雖然鼓勵表達意見,但是在表達方式上,要體現(xiàn)出對人心靈的尊重和保護。
前面提到的伊頓公學的紀錄片里有一個細節(jié)。小男生們早晨出門上課,必須穿西裝打領帶。有個孩子忘了領帶,被教務人員看到了,老師攔住他說:
“Hey,小紳士,你有沒有發(fā)現(xiàn),你忘記什么了?”
孩子低頭一看,哎呀,領帶忘了。趕緊回宿舍打好了跑出來。
教務人員再看到他時說:“太棒了,謝謝你!”
這是很典型的英國式溝通。老師或家長不會直接說:“你怎么沒戴領帶!”
讓孩子覺得很反感:“你怎么又來管我!”兩邊不開心。
英國的家長老師,傾向于通過一個疑問句,讓孩子自己來回答。盡量避免他人逆反,造成沖突和對抗。當孩子發(fā)現(xiàn)并改正了問題,父母和老師會對孩子說謝謝你!
英國人認為,尊重的前提是把對方當作和自己一樣有情緒的人。每個人都反感別人指手畫腳,但同時又希望自己不斷進步,成為很棒的人,讓自己的行為有價值。當他聽到一聲感謝,意味著他的行為是有價值有意義的,他做的很棒。
這也是所謂的領導力
這種溝通方式延伸到職場,就被稱為領導力。
比如,我的英國老板就是典型接受英國式精英教育。當他希望我按照他的思路改正一份報告時,他不會直接說:“你按照我的框架,帶領大家重新做。”而是會說:“我?guī)椭惆芽蚣艽詈昧?,這樣也許可以更容易一點?”
聽上去好像是說,我之前做的令他不滿意,并不是因為我做的不好,而是任務太難了。這讓我覺得接受起來很愉快,他沒有命令我什么,反而幫助我搭了框架。但傻子也知道,事實肯定不是因為任務太難,而是我沒有達到他的目標嘛。
只不過,傻子也喜歡聽好聽的話。每當任務完成,老板會非常禮貌的說,謝謝你們。
這種有立場,但聰明委婉的溝通方式,正是英美所說的領導力。它的背后,是英美精英教育希望未來領導人學習的技巧,即:如何通過恰當?shù)恼Z言,讓你對他人的指導和管理,被別人接受,甚至心懷感激。
也就是說,你的善意,無論針對組織還是個人,可以成為一種動力,而不是制造沖突。英國人認為,聰明的溝通,最大限度保護人們心靈不受傷害,更加容易建立長遠的關系。
當然,說這些并不代表我認為,英國關于什么是善良的評判和教育,一定比我們好。還是那句話:每種文明都有優(yōu)缺點。借鑒別人優(yōu)勢,發(fā)揮自己長處,才是最聰明的做法。
中國的文化是指向內(nèi)心的。所以,我們關于善良的教育,往往傾向于注重內(nèi)心的修為。比如,當對方的語言不中聽,方式不得體時,只要是為我們好,是善意的,是可以通過內(nèi)心力量圓滿接受的。
而西方文明是外向的,他們認為人在面對世界時,需要尋找恰當?shù)慕鉀Q方式。一個人的善良,體現(xiàn)在能夠恰當處理與自我、與他人的關系,以及有技巧的面對世界和別人。
但無論是哪里的人,都會喜歡善良的人,更喜歡用他人的方式,讓別人覺得舒服的人。
當你的善良,既能成功照亮自己,也能成功照亮別人時,它會變成一筆寶貴的財富,既有物質(zhì)價值,也有精神的意義。
善良,有時是一種高級的智慧。
要發(fā)表評論,您必須先登錄。